叁.应固化之思想和固化之知识

 

 

人为即伪,而学科、知识、标准、规范、制度皆人为。一切经验形成的概念都受 不 限于经验,一切概念形成的知识都受限于概念,一切知识形成的学科都受限于知识,而经验依赖于人们的官能感知。价值的立场影响价值的判断,标准的⻆度影响标准的制定,而人们的评价事物的立场和⻆度各不相同。

 

建筑的概念和原则也许是建筑学发展的基石,亦可能是建筑学跨界的阻碍。维特 鲁威在两千年前所撰写的《建筑十书》中提出的建筑三原则是实用、坚固、美观。 几千年来⻄方建筑围绕着这三个原则不断发展。但是,中国人却在东方建筑的建 构中体现了不实之用、非坚之固、无形之美。

 

古人注重事物之间的关系,在事物的关系中认识事物的本质而非对事物本身进行 全面描述;深谙语境对事物发展的影响,在不同的语境中显现出不同的状态而非 对事物属性下单一定论。东方建筑是以“院”为中心的建筑组织方式。“院”是组织 各建筑单体的核心,各建筑单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从属于院落的。只有这样才 能将建筑群有序地组织起来。“院”相比于建筑来说在性质上既是室外空间,又是 室内空间;在形式上既是无形的,又是千姿百态的;在功能上既是无用的,又是 万用万能的。因此东方古典建筑更注重建筑之间的关系而非建筑本身,更注重建 筑整体所形成的社会功能而非建筑单体的实用功能。此之谓“不实之用”。

 

⻄方建筑是神本位的,而东方建筑是人本位的。神本位的建筑要求是物之永恒, 而人本位的建筑要求是存于当下。东方的木构建筑相比于⻄方的石构建筑保存时 间并不⻓久,且木构建筑是榫卯结构的,容易建造和拆迁,从这两方面来说建筑 单体来看并非“坚固”。但是,从人的⻆度来思考,世世代代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 需求都不尽相同,建筑永恒存在的意义对于后世生活的人们来说究竟是财富还是 束缚?另一方面,木材相比于石材属于可再生资源,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,木构 建筑随着世代更替而处于新陈代谢的过程之中,虽然单个建筑的存在时间并不久 远,但整个建筑体系却是坚固的,可持续的永恒存在,此之谓“非坚之固”。

 

东方建筑不关注建筑单体的形式,而关注于建筑群体营造出的美感。——事物在特 定环境中的形式才是它真正的形式。因此⻄方建筑关注于建筑单体的雄伟壮丽, 而东方建筑关注于建筑之间的布局关系;⻄方建筑研究立面物理的尺度和比例, 而东方建筑研究立面明暗的尺度和比例。残缺、模糊、幽明、断续可以激发人们 对事物的想象,让不完美的现实变得完美,让人们的情感得以融入。“负形”是东 方建筑的精要。东方建筑的屋檐可以使得建筑处于自身产生的阴影之中,使得有 形的建筑变得“无形”;屋檐产生的阴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,建筑的形式 也随之变化,使得固化的建筑变得“生动”;建筑和建筑、环境之间相互掩映,画面意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,使得分化的建筑和环境“融合”为一个整体,而非 单体的建筑形式,此之谓“无形之美”。

 

因此,东方建筑是关乎社会的实用、体系的坚固、群体的美观。有别于⻄方建筑 学理论的实用、坚固、美观的概念。中国建筑营造之法式不是专制和限定,而是 中国人认为有形之物的变化是有限的,无形之质的变化是无限的,这些无形之质 就包括了时空,自然以及身在其中的人群。东方建筑学理论的发展应从质疑学科 的定义开始——由肯定转向否定,由定义的创造转向不被定义的创造。

 

返回